女士「坐無影櫈」如廁長期恐致尿道炎 醫生拆解原因建議2大正確姿勢

不少女士擔心公廁衛生情況欠佳,常採用「坐無影櫈」的半蹲姿勢小便。有台灣泌尿科醫生日前警告,半蹲姿勢會令骨盆底肌肉收緊及括約肌無法完全放鬆,長遠恐造成排尿障礙或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最好採用「全坐」或「全蹲」姿勢如廁。 綜合台媒報道, 台灣泌尿科醫生張美玉表示,一般排尿時,膀胱逼尿肌會收縮、括約肌則放鬆,但女士以半蹲姿勢排尿卻會令骨盆底肌肉收縮,令尿道沒辦法完全放鬆。若長期習慣半蹲排尿,容易出現骨盆底肌肉緊繃、痙攣;當尿道括約肌和逼尿肌不協調,就會造成解尿速變慢、解尿遲疑、殘尿多、解尿困難等問題。 泌尿科醫生張雲筑補充,當殘尿比例越高、膀胱壓力大,髒東西沒辦法順利排出,會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嚴重更可導致腎臟發炎及水腫。故此張醫生建議,女士們應採用「全坐」或「全蹲」姿勢如廁,甚至使用幫助女性站立排尿的工具;如一定要「坐無影櫈」小便,則建議定期用按摩球按摩髂腰肌前後兩端,幫助修復。 張美玉醫生亦建議女士們選擇蹲式馬桶,或者先用紙巾將馬桶墊擦拭乾淨,再在馬桶蓋上墊紙巾。她指出,女性生殖器相較男性並不容易碰觸到馬桶,可以安心用坐姿如廁。 陽明大學秘尿學科教授、北榮泌尿部主治醫生盧星華則表示,在半蹲時會影響到骨盆肌肉,變得比較緊,也會較難解尿;相較之下,全坐姿、蹲姿或站立時,都是令骨盆肌肉在放鬆狀態,會比較好排尿。不過,盧醫生認為半蹲姿勢造成的尿道炎在臨床並不常見,指出最常引起尿道炎的原因是排便後,擦拭陰部時由後往前擦所致,如果改為由前往後擦,其實已可減少發生尿道炎的風險。

Read More

小朋友外出時應避免的4個地方

武漢肺炎繼續肆虐,為減低感染風險,香港人應盡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小朋友抵抗力不高時更應好好保護他們。不過如非必要一定要外出的話,小朋友應避免以下4個地方: 1. 波波池:美國北喬治亞大學的研究團隊曾檢測當地州內6個兒童診所內的波波池, 報告顯示在這些塑膠表面上可存在31種細菌,當中更有8種屬致命病菌,當中包括糞腸球菌、魯氏不動桿菌,分別可導致腦膜炎、肺炎、泌尿道和皮膚感染等等。 2. 公園:公園很少給徹底清潔,積聚著下大雨刮颱風時帶來的污染物,又有鳥蟲和無數人的接觸,設施扶手和座椅上都會隱藏大量細菌。另外,在公園遊玩難免會和其他小朋友有近距離接觸,在這時期更應盡量少去。因此美國《育兒》雜誌曾經列出四大細菌聚集地,當中就有公園,提醒父母一定要警惕。 3. 公共洗手間:理大研究人員於2017年4月至8月間,在全港55個公共洗手間的抹手紙及出紙位、乾手機出風口、洗手間大門內側門把,利用無菌生理鹽水潤濕棉棒取樣本,結果在所有樣本中共發現52個細菌品種,當中包括金黃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奇異變形桿菌等一些潛在致病細菌,而在一般市民洗手後會接觸的紙巾架、乾手機和門把上,同樣發現大量細菌。 4. 地鐵、電梯扶手:有醫生認為,扶手容易發現大腸桿菌、糞便、血液、尿液、人體組織分泌物甚至各種細菌。使用扶手過後,要提醒小朋友切勿將手放入口及觸摸眼耳口鼻,並應隨身攜帶一小瓶搓手液或消毒濕紙巾,清潔自己及小朋友雙手,一般來說,這些消毒品已可消除90%至98%細菌,回到家後更要立即洗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