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米酒練成「千杯不醉」 55歲男慢性中毒精神異常忘記家人

小飲怡情,大飲傷身。中國一名酒齡達47年的男子因長期過度酗酒,出現意識不清、無法辨認家人等症狀,求醫後確診患上酒精中毒性腦病。有神經內科醫生表示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會導致性格改變、精神出現異常、傷害智力水平,提醒要避免酗酒。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廣東惠州一名55歲男子韓勇(化名),因為兒時家裡開小賣部,容易接觸到米酒等酒精製品,故從7、8歲起就開始喝酒,成年後更每天飲1斤米酒(約500毫升),酒齡達47年,成為別人眼中千杯不醉的「酒仙」,然而近年韓勇日漸消瘦,更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2年前起出現行走不穩、雙手抖動等症狀,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今年5月,韓勇突然開始不欲吃飯,只愛喝酒,家人決定將他送往醫院進行強制戒酒,但並不成功。至約1個月前,韓勇突然開始意識不清、情緒激動、四肢無力,甚至連家人都無法辨認。直至轉到腦科醫院,才確診為酒精中毒性腦病合併戒斷綜合症。 該院神經內科醫生王展航表示,長期酗酒令事主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受損,同時影響肝臟和消化系統,幸經一段時間的住院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並於9月25日順利出院。王醫生指出,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不僅會使飲酒者性格改變,還可能導致精神出現異常,以及對智力水平也會造成嚴重傷害。 「隨著飲酒時間的不斷增加,酒精中毒所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也會逐漸加重。」 王醫生提醒,過量飲用酒精,不僅會引起酒精中毒性疾病,還會增加老年癡呆症和帕金遜症的患病風險,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故喝酒時要克制。 攝取過量酒精 5大身體反應 營養師張展鵬則指出,每日半杯(12安士;約355毫升)已經是過量,超出便有害無益。酒的熱量很高,多飲會令身體變得肥胖。他亦指出攝取過量酒精亦可造成3大影響: 營養不良…

Read More

英女子下半身發臭險死 全因醉酒時做錯一件事!

女性不勤換衛生用品,若感染細菌,後果會很嚴重。英國24歲年輕女子,酒醉後忘記把衛生巾棉條取出長達5天,直到下體出現異味,而且出現腹痛、發燒等症狀,她才醒起並用手取出,但棉條早已變成黑色,醫生後來診斷出是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女子險些喪命。 衛生棉條為圓柱狀衛生用品,讓女性來經時置入陰道吸收經血。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事發去年9月,24歲女子 Amy Williams 與男友外出用餐並飲酒,她到廁所更換棉條時疑因醉酒,發現棉條上的線不見了,她當時誤以為自己已經拔出,因此再塞入一根新的棉條。 雖然其後幾天月經期仍如常更換,但卻一直忘記了還有根 棉條再體內,直到第5天時聞到下體飄出濃濃腐臭味,即使洗澡多次仍無法掩蓋,她趕緊檢查竟發現有異物,才驚覺體內還遺留一根棉條,花了半小時忍痛將棉條取出時,發現已經變成黑色,非常嘔心。…

Read More

酒吧建議飲酒才除口罩 張竹君憂風險高 張宇人批醫生不懂計風險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本港明日(11日)起放寬限聚令至4人,食肆可4人一枱,部份運動場所、遊戲機中心亦可重開,但未包括酒吧、卡拉OK及夜總會。 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今日(10日)於電台受訪時直斥政府的張弛有度策略不當,「『張』就全部停晒」,又指業界已願意做更嚴謹的防疫措施,望政府盡快讓業界復業。 飲食界建議要求客人只在飲酒時才可除口罩,衞生防護中心主任張竹君稱不斷拉低口罩做法更高危,張宇人回應稱不覺風險更高,指業界建議可保障客人健康。他自言不會作點名批評,但斥「呢班醫生無人識計風險」。 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接受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認為,食肆放寬4位是好的,但酒吧、卡拉OK及夜總會仍未可重開,逾萬員工需停業,他直斥政府的「張弛有度」策略「『張』就全部停晒」,做法不當。 他稱早前有部份場所出現爆發,業界亦願做更嚴謹防疫措施,如用滾水清潔碗碟,分開送餐及清潔員工,不讓客人流連酒吧,「噴口水噴幾個鐘」,亦會用電子支付方式減少接觸,為客人探熱、要求客人戴口罩、健康申報等。餐廳盡量做每小時換氣6次,或加裝空氣清新機等。他強調業界並非只想今次重開,而是期望做足措施後,往後亦可營業。 張竹君憂不斷拉低口罩做法高危 張宇人斥「大家唔好扮專家」 張宇人指業界同意要求客人進食「一啖」或飲一口酒後戴回口罩,才與朋友傾談,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口罩表面或沾有病毒,不斷拉低口罩飲酒比不戴口罩更高危。 張宇人回應指不覺得會更高風險,自言不會點解批評任何人,但斥「大家唔好扮專家」,反問「吸空氣都有菌啦,唔吸呀?」 他又直斥「呢班醫生無人識計風險」,上次禁止堂食兩日,到頭來市民需在街邊日曬雨淋進食外賣,增加了市民的風險,風險不會降至零,只是將風險轉移至市民身上。 目前酒吧等已停業多市,張宇人預計至下年9月,仍未能回復2018年的生意額,業界將繼續爭取放寬食客人數,因年末多公司團年、婚嫁等,酒席消費遠大於只做晚市。他又指會爭取業界可獲免租兩個月,以及免差餉不設上限。

Read More

「夜尿」越多死亡風險越高 睡前喝酒是大忌 避吃3種重口味食物

無論男女,「夜尿」都是十分普遍卻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台灣泌尿科醫生羅啟文表示,夜尿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國外研究也發現,會導致死亡風險上升,而且隨著起床次數越多,死亡風險亦呈現正關係。 夜尿原因多 攝護腺肥大、糖尿病都有關 造成夜尿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構造因素、內科疾病、生理問題、生活習慣不佳等。羅啟文說明,生理構造方面,有些人天生膀胱容量較小,或是男性攝護腺肥大也是常見的夜尿原因。 像是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內科疾病,以及夜間多尿症、睡眠窒息症、失眠等生理問題,都可能導致夜尿問題。夜間多尿症的定義是:入睡後至早上起床的區間裡,排尿量多於一整天尿液的1/3。 失眠起床如廁?還是尿意打斷睡眠? 羅啟文提到,許多人不確定自己是睡不好而起床如廁,還是因為尿意而打斷睡眠,他認為只要睡眠會因為上廁所而打斷,就應該前往泌尿科釐清原因。醫生通常會請病人回家記錄「小便日記」,寫下排尿量及排尿時間,一段時間後提供給醫生,以評估夜晚尿量及膀胱容量,如確定是生理問題導致夜尿,再給予適當的治療。 另外,有些人的夜尿問題其實是生活習慣不佳造成,像是晚餐吃太重口味的食物,太油、太鹹、太甜都會增加夜晚排尿;或是晚上喝茶、喝酒、喝咖啡,或是睡前喝大量的水,也很容易引發夜尿。羅啟文也提醒,睡前記得小便,排空膀胱也有助於減少夜間如廁需求。

Read More

外公日餵一杯啤酒 8歲孫仔腹痛眼睛皮膚發黃險肝衰竭

成人不宜多飲酒,兒童更要遠離酒精。中國一位外公卻每日餵8歲孫仔飲啤酒,男童因此腹痛、皮膚及眼睛發黃,小便如茶色,險些導致肝衰竭。有兒科醫生表示,少量酒精足以令小朋友出現酒精中毒情況。 綜合中國傳媒報道,男童晨晨(化名)年約8歲,他的父母在浙江的紹興工作,爸媽就將他交給重慶老家的外公及外婆照顧。今年暑假,父母接晨晨到紹興一起住,讓他在當地過暑假。 眼睛皮膚發黃小便如茶色 媽媽很久不見兒子,看到晨晨即時發現不妥,只見他的眼睛和皮膚都發黃,因此帶他到當地醫院求診。經醫生檢查後,發現晨晨的肝酵素指標超出上限30多倍,醫生以重症肝炎,安排他入院再作進一步檢查。 醫生從毒物或藥物引起的肝損傷入手,再詢問病史,了解到晨晨入院前一周曾吃魷魚後嘔吐。醫生一度懷疑他患上戊型肝炎,建議他轉至杭州市兒童醫院接受治療。 每天喝約100毫升啤酒 杭州市兒童醫院的祁正紅醫生指出,當時晨晨病情嚴重,不但黃疸有逐漸加重的跡象,而且腹痛、小便發黃、凝血指標異常。加上他肝功能越來越差,差點就步入肝衰竭,肝衰竭的死亡率高達60%至70%,幸好他們及時找出病因。 晨晨的外公來電,表示重慶較濕熱,他在端午節開始習慣每晚喝點啤酒,晨晨看見也吵著要喝。初時外公拒絕,可是敵不過晨晨苦纏,最終答應了。晨晨嘗過小口啤酒後覺得好味,也沒出現甚麼反應,外公就每天給他喝一杯約100毫升的啤酒。 醫生因此知悉晨晨是酒精性肝損傷,隨即作出針對性治療,他的情況才慢慢好轉。祁醫師說,他從醫近20年來,首次接觸像晨晨般喝酒而嚴重傷肝的孩子。 兒科醫生︰少量酒精足以令兒童酒精中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