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Bay 監製新冠肺炎電影 預言捱到2024病毒變種死亡率超5成

由《變形金剛》系列導演米高比爾(Michael Bay)監製,荷里活第二部以武漢肺炎為題的電影《Songbird》,日前公開首預告及劇照。疫情電影加上Michael Bay,大家都知一定火力十足,爆炸力驚人,事實上故事設定的爆炸力也不遜,講到疫情要捱到去2024年,而且病毒更變種成 COVID-23,死亡率高達五成。 故事開來就是2024 年的美國,病毒早已不停變種,更突變成了 COVID-23,除病發率高,死亡率更高達五成,而且有持續突變的趨勢。事實上自2020年,全球各地已開始封城,人民被隔離踏入第五年,電影講到不少確診的美國人更被迫關進隔離營。 導演 Adam Godman…

Read More

碗碟過夜唔洗愛用布抹乾 洗潔精成日用 毒理專家警告6個壞習慣養菌

不少人飯後都不願意立即洗碗,部分人更習慣將碗碟浸水留待隔日再洗。台灣毒物專家招名威日前在社交網站表示,如果碗碟用水浸泡超過4小時,會令細菌大量繁殖。他又分享6個經常遇到的洗碗壞習慣,隨時會把細菌一併吃下。 台灣毒物專家招名威近日在 Facebook 上分享,指出最近越來越多人留在家中下廚,惟洗碗都是普遍人最不願意做的事。招名威表示,要把碗筷清洗乾淨,又不殘留油漬細菌,才能防止細菌滋生,他舉出6個洗碗常犯的壞習慣︰ 習慣性把污糟碗碟疊起 不即時洗碗,長時間浸泡 任何情況都用洗潔精 無耐性,沖洗不夠乾淨 碗筷不晾乾就收起 洗完碗筷不洗抹布…

Read More

學校商場設消毒噴霧機全身殺菌 衞生防護中心:對人體有害勿用

因應疫情,不少公眾場所及學校均使用霧化消毒劑,以作全身消毒用途。然而,衞生防護中心在本月初更新學校健康指引,列明不建議向人體噴灑消毒液,此舉無助降低病毒傳播。中心近日於社交平台發帖,強調向人體噴灑消毒液,並無效用 ; 又指若含氯溶液等化學物質,更加對人體有害,影響身心健康。 衞生防護中心在本月9日更新《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給學校的健康指引》,新增內容為: 「不建議噴灑消毒液。這樣做有害身心,而且並不會降低病毒傳播。」 衞生防護中心於本周一(19日)在 Facebook 發帖,指出坊間現時的「公共消毒系統」,聲稱通過消毒通道或消毒間的噴灑消毒液後,能達至個人消毒之效。 對此,中心表明此舉有害身心,而且不會降低感染者通過飛沫或接觸而傳播病毒的能力 ;…

Read More

日本研究:病毒可在皮膚上生存9小時 是流感病毒5倍

日本有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引致武漢肺炎(COVID-19)的新冠病毒(SARS-CoV-2)的「壽命」是一般流感病毒的5倍,可以長時間在人類皮膚上生存,意味經接觸傳染的風險十分高,必須勤洗手保持清潔以防感染。 日本京都府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捐出遺體的死者皮膚進行實驗。發現新冠病毒在皮膚表面上逗留平均9小時仍然保持感染能力,相比造成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只能在皮膚停留約1.8小時,新冠病毒的生命力十分強勁。 因過去已有實驗證明病毒在一般物件表面能長時間停留,新實驗結果證明病毒經手部觸摸物件,再經手部觸摸口鼻傳染的機會十分高。這亦解釋了病毒傳染速度快速,容易擴散的特徵。 研究體隊亦發現,只要噴灑酒精消毒後,病毒在15秒內就會失去活性。意味日常洗手保持清潔,可以大大降低經手部接觸傳染的風險。 有關研究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刊登。

Read More

街巿魚檔「千年毛巾」顧客共用 發黑污漬無更換恐交叉感染

本港濕街巿早前接連「爆疫」,一度要關閉作大清洗。當中長年使用冰塊保鮮的魚檔,因處於低溫環境有利病毒生存,尤其高危,但《港大抗疫最前線》團隊接獲巿民舉報,揭發魚檔在疫下不但未提升防疫標準,不少更向揀魚顧客提供「共用抹手布」,縱有污漬、發黑亦無更換,擔心會成為「播毒溫床」。團隊向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求證後,發現此舉確有交叉感染風險,更建議巿民盡量不要「親手揀魚」。 《港大抗疫最前線》接獲巿民梁先生舉報後,在上周四(24日)走訪中西區、油尖旺區和葵青區4個街巿的魚檔,結果有以下發現:  當中3間街巿魚販會提供共用毛巾  顧客多直接用手「摸魚、揀魚」,並以共用毛巾擦手  部分共用毛巾有污漬和發黑  青衣有街巿魚販不戴口罩便替顧客揀魚 團隊事後向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求證,袁教授指共用毛巾確有交叉感染風險,建議魚檔應提供即棄抹手紙予顧客,客人亦最好不要親手觸摸海鮮,食用前亦要徹底煮熟,並減少生食、熟食和廚具之間的交叉感染。 團隊亦發現有魚販相當自律。在油尖旺經營魚檔10多年的檔主劉太指,一直認為共用毛巾「有好多菌」,且「不時有毛巾跌落地又執番起畀客人繼續用」,十分不潔,故其攤位從不提供毛巾,並放出「請勿接觸、保持清潔」的中英文提示牌,冀客人不要直接「摸魚」。

Read More

嗅探犬加入抗疫大軍 駐守芬蘭機場 10秒極速檢測病毒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及早找出感染者截斷傳播鏈是控制疫情的關鍵。芬蘭9月23日開始試行新的檢測方法,利用經過訓練的嗅探犬,於赫爾辛基機場為旅客檢疫。如果成效理想,將會是很好的檢疫方法,既可節省成本,也可快速辨別受感染的旅客。 四隻不同品種的狗由芬蘭嗅覺檢測協會負責訓練。牠們分為兩組,輪流為旅客檢測。自願接受檢測的乘客不會跟犬隻有身體接觸,他們會按照要求用紙巾擦拭皮膚,然後將紙巾放到罐內,並將罐交給負責的嗅探犬。 嗅探犬利用嗅覺辨別樣本是否帶有病毒,大約10秒便得出結果。牠們透過抓地、躺下、吠叫或其他方式給出答案,整個過程1分鐘內完成。如果結果呈陽性,乘客將要接受聚合酶鏈反應測試,確認嗅探犬測試的準確程度。 萬塔副市長 Timo Aronkyto 表示,整個計劃成本為30萬歐元,跟其他大規模檢測乘客的方式相比是「非常便宜」。 赫爾辛基大學的馬匹和小型動物醫學教授 Anna Hielm-Bjorkman…

Read More

【5個選購及清潔水樽貼士】 美國研究:水樽一週不洗惡菌含量爆標 滑蓋式易藏菌可致肺炎敗血症

不少人都會自備水樽,但如果沒有定期清潔,水樽隨時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有美國平台早前發表實驗結果,發現水樽使用一週不洗,其含菌量可高達93萬,比處理食物的砧板高13萬倍,而且更含可引致皮膚感染、肺炎和敗血症的細菌。 美國評測平台「Treadmill Reviews」委託實驗室進行實驗,檢測飲管式、扭蓋式、滑蓋式及吸嘴式水樽的含菌量。研究人員每款水樽各準備3個,讓運動員使用水樽1個星期,期間不可清洗,然後再檢測樽口的含菌量。結果發現,12個水樽平均每平方厘米有超過31萬個菌落形成單位(CFU/sq cm),分別為寵物碗(47383 CFU/sq cm)、廚房水槽(3191 CFU/sq cm)及砧板(6.8 CFU/sq cm)的6.6倍、98.2倍及4.6萬倍。…

Read More

實測:不用公筷夾餸細菌量多909倍 專家:筷子易播細菌致交叉污染

武漢疫情爆發後,聚餐時的衛生問題再引起關注,中國央視日前聯同專家團隊進行實驗,發現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情况下,餸菜菌落總數最高可相差909倍,呼籲民眾用餐時要使用公筷,以避免交叉污染。 中國中央電視台和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近日進行實驗,測試在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情況下,菜餚的菌落總數。專家在國家副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餐廳中,用涼拌黃瓜、干鍋茶樹菇和香辣牛蛙共3道菜做實驗,將每道菜通過無菌操作方式分成3份。 4名實驗人員,先在使用公筷的情況下,吃第一組菜;隨後在不使用公筷的情況下,吃第二組菜。最後,每盤菜都至少留下25克來取樣,並進行菌落總數的測試和對比。經過48小時、攝氏36度的培養,結果顯示涼拌黃瓜的非公筷組比公筷組的菌落總數多1.3倍;干鍋茶樹菇兩組數據則相差909倍;而香辣牛蛙則差44倍。  結果(CFU/g)   餐前 餐後(公筷組) 餐後(非公筷組) 涼拌黃瓜 630000…

Read More

兩國研究發現 病毒留凍肉3周後仍能令人感染

新加坡與愛爾蘭一隊研究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急凍食物可以殘留至少3個星期,為全球處理食物及防疫敲響了警鐘。 新加坡與愛爾蘭的研究團隊,把購自新加坡的三文魚、雞肉、豬肉切塊,以冰鮮狀態加入新冠病毒樣本後,再模擬凍肉運送過程,先後儲存在負20度的冷藏庫及負4度的冰箱。 21天後研究人員把肉類樣本拿去化驗,發現當中仍存在有感染能力的病毒。 研究結論指出,這可能說明為何一些地區如中國及新西蘭,相隔一段時間無新感染後,突然出現不明感染案例;亦顯示着受污染的急凍肉類食物,是可能的感染途徑之一。 惟研究亦指出,這種傳播方式不會是病毒目前散播的主要途徑。而防止這類感染的最好方法是在處理食物期間保持衛生,及徹底煮熟食物才食用。 有關研究報告已上載於 bioRxiv資料庫,等待審批。若然屬實,這將會是為全球處理食物及防疫拉響警鐘,顯示凍肉處理工場及運送得更謹慎處理,亦肯定了部分國家暫停輸入受疫情影響的工場的食物措施。

Read More

【附隨身物品防疫方法】新型冠狀病毒可留手機9日成病毒溫床 10種物料表面病毒存活時間一覽

本港武漢肺炎疫情反彈,全港多區均先後錄得確診個案,為降低感染風險,個人物品亦要多加清潔。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早前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不同物料及用品的存活時間,結果發現病毒可在口罩外層存活長達7日,且仍具傳染力,呼籲市民不要重用口罩。此外,有外國研究發現病毒在手機的光滑玻璃及塑膠上可存活9日,如不勤清潔手機恐怕會成為病毒溫床。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的團隊早前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環境中的穩定性,測試病毒在不同物料上的存活時間。實驗於攝氏22度、相對濕度65%的情況下進行,監測病毒數量,以及在不同物料表面上隨著時間的變化,研究結果如下: 物料表面 病毒存活時間 紙張 30分鐘 紙巾 30分鐘 木材 2日…

Read More

北京現突變病毒 中國研究指病毒傳染力或增10倍 抗體失效或無法免疫

近日北京再度爆發武漢肺炎感染,約200人懷疑與新發地市場直接或間接接觸後受感染,反映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依然未除。有學者更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於歐洲地區已出現突變,衍生出一種感染力更強的病毒株,不單感染「效率」更高,甚至有研究指部分康復者抗體對突變病毒幾乎毫無抵抗力,意味著即使擁有抗體都不代表100%安全。 2月起流行 D614G病毒株成主流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自廣泛散播各地後已出現多種不同突變,衍生出多種病毒株,其感染力或對感染者造成的傷害各異,亦是學者用以追蹤病毒來源的其中一個方法。早在今年2月,一種被認為感染力更強的 D614G 突變就於歐洲地區流傳,此病毒株佔全部病毒比例由3月的26%一直攀升,至5月已佔整體70%,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 突變病毒或對抗體「免疫」 據《The Science Times》報道,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團隊於醫學預印平台 bioRxiv…

Read More

中美日韓現第二波疫情跡象 美研究:病毒突變傳染力增10倍 更易入侵人體細胞

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反覆,中美日韓出現第二波疫情跡象,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更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恐曾出現突變,導致病毒更容易入侵人體細胞,變相更容易受到感染,傳染力甚至提高10倍。 據美國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統計,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人數已接近800萬,死亡人數逾43萬,確診個案遍布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當中疫情本來有所放緩的中國,疑似爆發第二波武漢肺炎疫情,首都北京近日新增多宗本土病例,被指與北京豐台區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美國在爆發大規模反種族歧視示威下,多個州份的確診病例亦再度回升。 日本北海道18間有提供卡拉OK服務的咖啡店,相繼有職員和顧客受到感染,共有41人染疫。南韓復課首日亦爆出2名染病學生與梨泰院夜店群組有關,一名25歲補習老師早前光顧梨泰院夜店後亦確診染疫,最終連累共80人染病。 據美國《CNN》報道,佛羅里達州斯 Scripps Research…

Read More